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理调节 > 正文

调节疫情心理讲座,调节疫情心理讲座心得体会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调节疫情心理讲座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调节疫情心理讲座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面对此次疫情,我们该怎样用国学智慧来调教自己的心理,以化解恐惧?

面对此次疫情,我们该怎样用国学智慧来***自己的心理,以化解恐惧

与其发生疫情之后用国学来***心理,不如在平时就用国学***自己的心,让自己变得仁义。有了一颗仁心,落实到行动,就不会滥吃野生动物。人要顺应自然,《道德经》说,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人如果不法地,非要违背地,就会引来灾祸。

作为中国人,我们的基因里都是中国的文化,《易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 》、《中庸》这些经典都在告诉我们最底层的人伦大本,但是我们总觉得西方文明更时尚,很多人不学自己国学的文化,去受西方文明浸染。其实,我们的祖先已经把我们的基因深入到骨髓里了,我们和西方文明本就不一样,四大文明古国(古埃及、古印度、古巴比伦,中国),只有中国文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。这是有一定原因的。

调节疫情心理讲座,调节疫情心理讲座心得体会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西方差异大,就是受各自的文化基因影响,西方是文明,更强调人为的因素,用人为去塑出一些文明。而中国是文化,强调“化”的力量,更加循序渐进,强调无形的力量。

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,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。

2020年,全体中国人一起度过了一个十分难忘的新年,因为瘟神——新型冠状病毒正在神州大地上肆虐。

调节疫情心理讲座,调节疫情心理讲座心得体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我们炎黄子孙团结一心,有信心战胜瘟疫,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许多人的死亡与牺牲。截止此刻,新型冠状病毒已造成了1115人死亡。

面对死亡的威胁,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与自信?我们可以从《庄子》中汲取古人的智慧。

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,庄子是面对死亡最乐观的人,他说了很多关于疾病和死亡的故事

调节疫情心理讲座,调节疫情心理讲座心得体会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《庄子·至乐》说了这样一个故事:

支离叔、滑介叔两个人一起去冥伯之丘、昆仑之虚游玩,忽然滑介叔左手手肘上长出了一个瘤。

支离叔问滑介叔道:“你厌恶它吗?”滑介叔说:“生命不过是外界元素暂时凑合在一起,这些元素无时无刻不在变化,与尘埃没有差别。生和死的循环,就像昼与夜。变化降临在我身上,我为什么要厌恶呢?”

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、昆仑之虚,黄帝之所休。俄而柳生其左肘,其意蹶蹶然恶之。支离叔曰:“子恶之乎?”滑介叔曰:“亡,子何恶!生者,***借也;***之而生生者,尘垢也。死生为昼夜。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,我又何恶焉!”(《庄子·至乐》)

国学经典博大精深,能用来调整心态的典故不胜枚举。这里简单举两个例子,抛砖引玉。

这句话出自明朝陈继儒的《小窗幽记》,意思是对于突发的灾祸安然处之,自然能够逢凶化吉。

灾难面前,有人选择绝望,有人选择坚强,有人怨天尤人,有人逆行助人。

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帮助一些人,至少要让自己泰然处之。因为情绪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执行力和判断力,从而影响你应对困难的水平。

老子说:“孰能浊以止,静之徐清,孰能安以久,动之徐生。”《道德经》

想让一桶水清澈,就是要让水平静下来,然后那些污浊就会慢慢沉淀。

做人同样需要沉淀。

这次疫情,我们“享受”了超长假期,一直以为手机,网络,食物可以待到终老的我们,开始觉得这样的日子无法忍受。

其实说起来,平时忙碌的生活,我们有多少时间让自己沉淀呢?如果能去掉浮躁,安静下来,这也许是一次增长智慧的绝佳机会。

“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……”—《论语》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调节疫情心理讲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调节疫情心理讲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最新文章